在第43個“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即將到來之際,浦發銀行聚焦“保障金融權益 助力美好生活”主題,持續開展系列教育宣傳活動,并將消費者權益保護作為“為民辦實事”的主要抓手,不斷創新服務模式、延伸服務觸角、拓寬服務渠道,打造有溫度、有力度、有精度的金融服務體系,用實際行動詮釋“金融為民”的責任擔當。
“火眼金睛”,筑牢金融安全防線
“多虧銀行的及時提醒,不然我差點就把錢轉給詐騙分子了!”市民李先生在遭遇“航班延誤理賠”詐騙時,浦發銀行及時撥出的一通電話,為其守住了130多萬元。
浦發銀行以數智化手段守護消費者財產安全,成立“線上反電詐”專項小組,探索“疑似詐騙受害人勸阻”服務模式,實時偵測賬戶盜用、受騙后主動轉賬等風險交易,并通過客服電話及時勸阻、提醒客戶。
為了切實保障消費者權益,專項小組結合最新的電詐手段,不斷優化溝通話術,增強“精準攔截、精細運營”的服務效能。截至目前,已累計執行超過6萬起反欺詐任務,攔截資金損失2300余萬元,受到民警和客戶贊揚。
“步履不?!?,暖心服務銀發客群
“屏幕字大、按鍵少,流程也簡化了,還有專人指導,我們老年人也能玩轉智能銀行!”在浦發銀行手機銀行的語音導航下,72歲的王大爺流暢地完成轉賬。
為適應老年群體金融需求,浦發銀行不斷迭代關愛版手機銀行,優化小額安全轉賬交易認證機制,新增客戶主動語音呼叫在線客服功能。同時,還推出老年人來電智能識別服務,老年客戶優先進線,并對異常斷線進行智能回呼,將被動服務轉化為主動服務。目前已累計為近200萬老年群體提供“綠色通道”直達服務。
為解決老年群體“急難愁盼”問題,浦發銀行北京分行開展“主動關懷上門辦”“急難場景特殊辦”服務。從簡單的上門辦理換零錢、補換卡、修改密碼等業務,到高效響應客戶緊急資金需求,如醫療救助等,北京分行“特事特辦”,制定差異化綠色通道,及時上門核實,并提供賬戶直達劃撥等服務,有效提升金融溫度。
“潤物無聲”,金融教育精準發力
在昆明分行金融教育基地,一場“AI與金融生活”活動正在進行,通過實際操作演示,可幫助社區居民學會使用AI工具查詢金融知識,用科技手段賦能金融教育?!斑@種互動式學習比聽講座更直觀,更能記住要點。”市民張先生參加活動后表示。
浦發銀行堅持把金融教育與為民辦實事舉措相結合,將金融知識普及納入常態化工作體系,切實提升消費者風險防范能力。
比如,浦發銀行太原分行“金融藏寶間”用接地氣的方式,讓金融從“高冷知識”變成“生活剛需”;寧波分行“一村一金融顧問”為鄉村群眾提供日常金融服務和金融知識普及工作,并探索實施金融創新服務試點項目;銀川分行“小浦公益紅”將金融教育與公益活動相結合,已走進100多個社區、40多個鄉村、10余所學校、5所敬老院,取得了良好社會反響。
從筑牢反詐防線的科技手段,到跨越數字鴻溝的適老溫情,再到播撒金融知識的星火燎原,浦發銀行始終把“金融為民”理念融入各項金融服務工作。浦發銀行將持續踐行為民辦實事擔當,用金融力量書寫民生答卷,讓金融溫度觸達千家萬戶。
(來源: 中國銀行保險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