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 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對外發布,并首次提出“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意見》提出,“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繼續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支持發展智慧農業,拓展人工智能、數據、低空等技術應用場景”。
強農興農,科技先行。2024年,黑龍江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已達70.8%,位居全國前列。科技創新成為黑龍江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有效支撐。黑龍江秋慧豐農業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秋慧豐”)就是這樣一家使用植保無人機飛防、黑土地保護等現代農業新技術,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管理、科研的社會化服務企業。但農業服務機構由于可供抵押的資產較少,通過傳統信貸模式獲得銀行貸款的難度較大。面對這一情況,光大銀行黑龍江分行以“互聯網+金融”解決政府采購支付為突破口,通過“政采貸”業務為秋慧豐授信1000萬元,既降低了農業服務機構的資金成本,還提升了可貸款額度,促進農業服務機構進一步擴大服務范圍。
圖為秋慧豐的無人機進行噴灑作業。
在南方,春耕備耕工作已經如火如荼開展起來。云南省的種業龍頭企業——大天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天種業”)也到了新一輪育種制種的關鍵時期。作為一家集科研、繁育、加工、推廣為一體的農業專業化種子企業,大天種業近二十年來通過技術創新培育了一系列高產、抗病、耐旱的優秀特質玉米種子。然而在利用“分子標記輔助選種”等技術育種制種過程中,技術創新、提高育種制種繁育量均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得知這一情況后,光大銀行昆明分行立即組織客戶經理上門了解企業經營情況,為企業批復授信3000萬元,并趕在春節前完成投放2880萬元,有力保障了企業后續制種研究、種質改良與創新,有效助力了地區種業發展。
圖為大天種業工作人員在實驗室進行育種實驗。
據悉,為支持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助推農業現代化,近年來光大銀行持續加大設施農業貸款的投放力度。一方面在支持設施種植業的同時,聚焦“大食物觀”積極探索支持設施畜牧業、漁業發展,多家分行落地設施農業信貸項目,如長沙分行“豬場建設貸”、濟南分行“大棚貸”、青島分行“海洋金色糧倉”項目等。另一方面,光大銀行積極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例如,2024年重慶分行新增投放高標準農田建設貸款5000余萬元。
同時,光大銀行將糧食和種業作為重點領域持續發力,連續多年開展“服務糧食安全 助力種業振興”專項營銷行動,對種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自主優良品種、生物育種等優質種業企業加大信貸支持力度、給予FTP減點優惠,陸續實現了種業智慧農業貸款、種業科技貸款、種業活體貸款、種業再貼現業務等業務突破,先后為先正達集團、荃銀高科等種業龍頭企業提供信貸、債券投資等綜合金融服務。
據悉,截至2024年末,光大銀行涉農貸款余額近3200億元,普惠型涉農貸款余額較年初增長35.5%。
光大銀行表示,下一步將堅持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部署,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持續加大涉農信貸投放力度,提升金融服務鄉村振興能力和水平。按照“國家所需、三農所盼、光大所能”, 聚焦保障糧食安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服務鄉村產業、支持鄉村建設“四個重要領域”,充分發揮綜合金融服務優勢,強化“銀企、銀政、銀擔、銀保”四個業務渠道,提升“陽光興農”品牌價值,以多樣化金融創新產品和服務模式支持現代化農業產業體系建設,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貢獻光大力量。
來源:中國發展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