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從Deepseek的一夜出圈到人形機器人的春晚走紅,科技創新成果與產業創新現象如雨后春筍,勢如破竹。“科技創新”再度成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及兩會熱詞。作為推動科技創新的重要工具,科技金融成為實現國家戰略目標的重要支撐。
隨著上海科創中心建設從“打基礎”到“建框架”再到“強功能”的跨越式發展,作為本土金融機構,上海農商銀行緊跟戰略號角,堅持“科創更前、科技更全、科研更先”,堅持做好“科技金融”這件難而正確的事,聚焦“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積極支持科技成果孵化培育,充分激發科技創新的動力和活力。
不久前,在上海楊浦濱江,2臺新款人形機器人“小貝”閃亮登場,與市民零距離接觸。看似舉手投足間的靈活,背后是上海ZYD機器人有限公司(簡稱“ZYD機器人”)創始人20多年在雙足動態行走和跨模態學習研究方面的潛心攻克。如果說從0到1成功孵化“小貝”是ZYD機器人的創新策源力,那么ZYD機器人的“破殼而出”則離不開上海農商銀行“鑫孵貸”綜合金融方案的支持。
針對科技型初創企業輕資產、重研發、無抵質押等融資難點,上海農商銀行進一步“向早、向小、向硬”,制定“鑫孵貸”綜合金融方案。該方案以“線上+線下”的服務方式高效觸達優質孵化器在孵企業,通過遠期共贏利息、知識產權質押等重點產品,配套專項審批通道,快速響應企業融資需求。該方案以創投型思維和行研視角發掘早期高潛客戶,依托于專屬的早期科創企業評估模型,在審查審批方面更關注企業科技屬性等非財務指標,并開創性地提出了科創“鑫孵化”早期科創企業綜合服務體系,采取接力培育模式,從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到出孵企業,提供創業載體推薦、投資機構引薦、產業資源整合等綜合賦能服務,力爭從“鑫孵化”培育走出更多引爆“鑫動能”。2024年以來,全行累計建聯孵化器近300家,其中國家級孵化器35家,實現高質量孵化器全覆蓋,服務近600家孵化器企業,ZYD機器人正是其中之一。
ZYD機器人成立于2021年,主要圍繞科研教育、商業服務、居家康養等場景提供具身智能機器人解決方案,具有十余項國家發明專利,是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
但成功的路并非一帆風順,和許多科技型初創企業一樣,雖然伴隨著創新含量高、成長潛力高,但融資困難也無可避免。企業產品以高校客戶定制化訂單為主,訂單量有限,營收規模難以快速擴張,同時研發投入持續處于高位,盈虧平衡尚需時日,按照銀行傳統授信標準,企業尋求資金支持經常“碰壁”。
就在企業創始人為經營困境陷入焦慮時,上海農商銀行通過走訪園區得知這一情況后,主動對接,實地走訪進一步了解企業經營情況,在企業財務成本承受能力相對較弱的情況下,考慮初創企業沒有傳統抵押物的現狀,采用貼合科創企業可質押知識產權的新政,為企業設計遠期共贏利息業務方案,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同時,該行為企業高效發放200萬元“鑫孵貸”,助力后續多個研發項目快速推進。除了資金支持,該行還為企業提供多維度專業賦能,包括政策解讀、上市規劃等,讓企業心無旁騖地投入研發工作。目前,ZYD機器人在雙足機器人產業化應用領域已取得關鍵性突破,企業發展已邁入快車道。
上海DX生物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簡稱“DX生物”)則是上海農商銀行孵化的又一家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型初創企業。
2020年成立的DX生物是一家致力于心血管外科醫療器械的初創企業,主要技術骨干具有20余年人工心臟研究開發和臨床應用經驗,也是國內唯一開展三代人工心臟樣機研制的專業團隊。企業主要產品“植入式磁懸浮心室輔助裝置”是全新的小型人工心臟,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相比國內外同類產品,優勢明顯。
2024年初,企業發展需要一筆資金,由于距下一輪股權融資還有一段時間,又因無法提供有效的擔保措施,傳統授信遲遲無法落地。流動資金的緊張導致研發進度被迫放緩。當年3月,上海農商銀行獲知企業需求,借助專屬的早期科創企業評估模型,從經營團隊、技術迭代、研發能力、風投評價、市場前景等方面對企業進行綜合研判,通過“鑫孵貸”綜合金融方案為企業提供了一筆500萬元的中長期信用貸款,有效緩解了資金緊張局面,讓研發輕裝上陣、穩步推進。
當前,上海正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進軍,科技企業走在科技前沿,是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關鍵環節,也是上海農商銀行金融支持的著力點。上海農商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上海農商銀行力求在科技型企業發展道路上做好每個階段的金融服務,促進金融資源精準匹配企業有效需求,實現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以金融力量助力科技如破竹高質量發展。
(來源: 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