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中國人民銀行信貸市場司負責人車士義在3月17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下一步,央行將認真落實《方案》要求,會同金融監管等部門,研究出臺金融支持擴大消費的專門文件,強化金融與財政政策、產業政策的協同,引導金融機構從消費供給和需求兩端,積極滿足各類主體多樣化的資金需求。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方案》從增加收入提升消費能力、優化服務消費供給、改善消費環境、促進大宗消費更新升級等方面,全面部署促消費,這將全面提升消費增長動能。
車士義在上述新聞發布會上再次提到,研究創設新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加大消費重點領域低成本資金支持。事實上,央行近期已多次強調,研究創設新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重點支持科技創新領域的投融資、促進消費和穩定外貿。
近年來,我國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箱不斷豐富,在支持實體經濟、促進結構調整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央行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共存續10項,余額合計6.3萬億元。
業內專家表示,結構性貨幣政策將繼續創新、加力支持重點領域。當前我國宏觀調控思路已轉向消費與投資并重且更加注重消費。央行積極研究金融支持擴大消費的政策舉措,這既是以人民為中心理念的體現,也是結構轉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需要,但同時促消費也要發揮財政政策、社會保障等各方面合力。
“從國際比較來看,我國金融支持消費力度已然較大,當前提振消費要更多發揮政策合力。”上述業內專家談到,未來促消費關鍵要切實提高居民收入、完善社會保障,讓居民沒有后顧之憂,能消費、敢消費,才能持續釋放消費潛力,并形成有效的消費信貸需求,實現經濟金融良性循環。(來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