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觀察,由于江蘇銀行(600919.SH)轉讓超70億元個人網貸不良資產事項,在近期遭到輿論密切關注,江蘇銀行于3月14日下午在官網掛出澄清公告,稱近期的已核銷不良資產轉讓業務為行業通行做法、依法合規,將增厚當期收益。
根據公開信息,江蘇銀行在近日公開掛牌轉讓了四個資產包:一、2025年第1期個人不良網貸資產,涉及未償付總本息19.52億元,其中本金12.47億元,利息7.06億元,牽涉約5.02萬戶,已逾期超千天,平均年齡超38歲,起價1.07億元;二、江蘇銀行2025年第2期個人不良網貸資產,涉及未償付總本息14.17億元,其中本金9.26億元,利息4.9億元,牽涉約4.02萬戶,已逾期965天,借款人平均年齡超38歲,起價7944.5萬元;三、江蘇銀行2025年第3期個人不良網貸資產,涉及未償付總本息19.07億元,其中本金11.27億元,利息7.8億元,牽涉約12.51萬戶,借款人平均年齡近38歲,起價8149.2萬元;四、江蘇銀行2025年第4期個人不良網貸資產,涉及未償付總本息18.12億元,其中本金10.87億元,利息7.25億元,牽涉約11.41萬戶,借款人平均年齡37歲,起價7861.9萬元。由于資產包總金額超過70億元,而起價合計為3.47億元,上述掛牌轉讓遭到熱議。
針對熱議,江蘇銀行于3月14日下午官網掛出公告。“近期,個別自媒體關注我行以前年度已核銷不良資產轉讓業務,此項業務是行業通行做法、依法合規,將增厚當期收益,并對江蘇銀行長遠發展產生積極影響。今年以來,江蘇銀行各項業務持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相關經營情況可關注該行已發布的2024年業績快報?!苯K銀行這么說。
事實上,江蘇銀行公告中“行業通行做法”的說法并非虛言。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銀行業就已經在加速處置不良資產,“全員清收不停歇”“多措并舉清不良”成為不少銀行的重點工作,不良貸款轉讓的規模明顯提升。根據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有限公司披露的數據,2024年全年,不良貸款轉讓業務公告掛牌成交單數812單,成交額合計2258億元,市場交易活躍度顯著提升。其中,批量個人業務不良資產成交規模為1583.5億元,項目總單數為573單。今年以來,銀行掛牌轉讓個貸不良資產的頻次更是明顯增長。僅從3月7日至3月14日這一周,銀登中心官網上披露的轉讓公告就已經超過100條。
來源:投資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