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王洋)為提升消費者金融消費風險防范意識,構建和諧金融生態環境,進一步提高團隊社會形象和競爭影響力,按照監管機構工作部署和上級行要求,3月以來,工行綿陽江油支行采取戶外設點、網點陣地、深入街道、社區、商圈及企業等多種方式扎實開展“3·15”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活動,受到公眾、客戶好評。
一、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安排。按照《關于開展2025年“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活動的通知》要求,支行高度重視,及時組織全員學習文件精神,聚焦“維護權益”主題制定宣傳方案,宣傳工商銀行支持提振和擴大消費、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為民辦實事的亮點舉措,介紹打擊非法金融中介活動、營造安全放心消費環境的經驗成果,對擾亂市場秩序、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非法中介活動開展風險提示。以“保障金融權益 助力美好生活”為活動口號,確保活動要求傳達到每一位員工,形成人人參與、人人盡責的消保教育宣傳氛圍,不斷深化“全行共同做消保”格局,持續打造最優口碑銀行。
二、立足網點,營造良好氛圍。充分發揮營業網點宣傳主陣地作用,在網點門楣LED滾動屏及電子顯示屏持續滾動播放宣傳標語及視頻,規范公眾教育區標識設置,擺放宣傳折頁供客戶取閱。利用客戶辦理業務等待時間,靈活開展廳堂微沙龍進行存款保險政策、業務風險提示等金融知識普及活動,積極與到店客戶進行溝通交流,傾聽消費者的意見與建議,竭力踐行人民金融理念,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同時,強化開戶、轉賬等環節對消費者的反詐防騙提示,推廣宣傳融安e信、“熊貓反詐”APP、“全民反詐”APP,幫助消費者采取有效措施提升防假識騙能力。
三、外出宣傳,踐行責任擔當。為提升宣傳效果,該行在當地大劇場設立宣傳咨詢點,同時組織員工外出走進周邊街道、社區、商圈及企業等,主動向社會公眾進行金融知識宣傳,重點解讀金融消費者八項基本權利,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銀行保險機構消費者權益保護管理辦法》《存款保險條例》等法律法規和監管規定,幫助消費者了解自身合法權益,增強對保險銷售誤導、網絡平臺誘導借貸、虛假違法廣告等非法金融行為的識別和抵制能力。普及“代理退保”“代理維權”“減免債務”等不法中介亂象的表現形式、手段和危害,以案說險、深入剖析,幫助消費者有效識別和防范相關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