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A股市場有所回調,上證指數單周下跌1.6%。分行業來看,石油石化、建筑材料等行業表現相對較好,計算機、傳媒等行業跌幅則較大。
機構認為,綜合考慮內外部流動性變化、業績披露期效應以及當前市場風格分化的狀態,短期A股風格有望出現階段性再平衡。投資者可更加聚焦業績穩定或盈利邊際改善的方向。但全年來看,在消化短期性價比問題后,科技板塊仍然是市場主線。
季節性分歧不改市場上漲趨勢
從日歷效應來看,A股歷來存在“4月決斷”現象。即進入4月后,市場基本面更加明朗,宏觀政策形勢更加清晰,投資者可以對行情作出更明確的判斷,市場也從預期驅動轉向基本面交易。隨著近期A股主要指數開始高位震蕩,市場分歧有所加大,部分投資者擔心4月市場存在季節性降溫的可能。
對此,信達證券認為,今年季節性因素對市場趨勢的影響較小,季節性擾動帶來的回調可能都是新的投資機會。當前股市賺錢效應依然較強,說明存量投資者對市場周期的態度已經改善。從基本面來看,穩增長政策和AI等產業變化帶來的中長期盈利預期企穩的格局也未改變。因此,分歧可能會帶來小波動,但不會改變市場中期上漲的趨勢。
中信證券統計認為,A股方面,市場的高低切換和適度減倉已經持續了4周。在2月24日以來的最近4周中,泛科技行業跌幅居前,消費(食品飲料、紡織服裝)和順周期(建材、有色金屬等)則表現亮眼。中信證券判斷,交易心態相對積極的資金在科技板塊經歷調整并且出現新的催化后,存在較大的概率回流或者加倉。
4月關注基本面更扎實的績優公司
不過,從微觀角度來看,進入4月后上市公司開始集中披露業績報告,市場會基于具體企業盈利對股價進行修正。東吳證券表示,在過去10年中,2月至3月主題交易的勝率高達80%,而4月僅有20%,基本面更扎實的績優公司在4月更容易跑出超額收益。
結合上市公司基本面和盈利預測,東吳證券認為,一季度A股業績景氣的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行業:上游有色金屬、小金屬及有機硅等資源品;中游光伏產業鏈和工程機械;下游可選消費和受益于消費政策補貼的品類;金融地產板塊中的非銀金融、建材行業的水泥;TMT板塊中的消費電子、存儲方向。
財通證券表示,消費板塊自過去2個月以來景氣度有所改善。據財通證券統計,申萬二級行業分類中,盈利上調占比超60%的20個行業大部分集中在消費領域。其中,美護(個護、化妝品)、家電(廚衛、白電)、飲料乳品、生物制品的盈利改善公司占比較高。此外,地產鏈的裝修建材方向也出現明顯景氣改善,值得投資者關注。
中信證券表示,從一季報潛在超預期的視角來看,建議投資者關注風電零部件、工程機械、汽車電子、眼科藥店、服務性消費等細分環節。
科技仍是市場全年主線
上周,機器人、AI等前期熱點板塊集體回調,隨著股價調整,一些偏謹慎的敘事觀點開始出現。
對此,申萬宏源證券認為,科技成長風格只是消化短期性價比問題,而非進入較大級別的調整。申萬宏源認為,國內AI產業鏈中,算力方向的業績兌現可見度較高。后續隨著相關應用進一步開發落地,科技成長風格還有創新高的機會。
中信證券同樣看好端側AI,認為該板塊是最可能產生新催化并帶動行情的方向。中信證券表示,當科技板塊在整體回調之后,市場需要尋找一個覆蓋面足夠廣、帶動力足夠強的主題方向,以開啟新一輪行情。其中,端側AI是最可能帶動行情的方向,后續端側AI產品推陳出新對市場預期或有明顯提振作用。
招商證券認為,展望未來,大模型技術將繼續朝著能效更高、能力更強的方向發展。并且,對于AI應用層面,智駕平權浪潮將至,AI將全面賦能車載智能化應用。此外,人形機器人產業正加速發展,2025年預計成為人形機器人量產化元年。因此,在招商證券看來,科技仍然是全年市場主線,當業績披露期結束后,市場有望重新回到“AI+”主賽道。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