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散戶再度出手,這次選擇的是抄底美股。
存托數據顯示,今年年初至3月20日,韓國散戶投資者向美國股票和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投入了102億美元,創下自2011年有統計以來的季度流入紀錄。
自2025年初以來,美股市場出現回調,截至3月24日,道瓊斯指數下跌了1.31%,納斯達克指數下跌了7.91%。同時,美股龍頭股股價也出現下跌,蘋果、英偉達、特斯拉分別下跌了12.74%、12.35%和38.41%。
數據顯示,韓國散戶們最為青睞的,就是如特斯拉這樣近期跌幅慘重的股票。此外,他們還將數十億美元投資于放大價格波動的杠桿ETF。
韓國投資者今年年初至今已向特斯拉股票凈投入22億美元,成為迄今為止最熱門的交易。他們還向一只兩倍做多特斯拉的杠桿ETF投入了17億美元。此外,他們還蜂擁買入Palantir Technologies Inc.、英偉達和一些押注美國半導體股的杠桿ETF。
據存管數據顯示,今年截至3月20日,他們已向5只最受歡迎的美國杠桿ETF投資了25億美元。但即使在資金大筆流入之后,他們對這些ETF的持倉價值仍低于2024年底時的水平——這表明他們投資標的的估值急劇下降。
此前,韓國股民因為“掃貨”中國股票而受到關注,3月10日,相關詞條登上微博熱搜。
據央視報道,今年以來,我國在前沿科技領域的快速發展引發了海外投資者的高度關注。韓國證券存托結算院最新數據顯示,今年2月,韓國投資者投資中國股票的月度交易額環比增長近兩倍。
韓國證券存托結算院本周最新數據顯示,2月韓國投資者投資中國內地和香港股票的月度交易額達7.82億美元,環比增長近兩倍,不僅創2022年8月以來新高,且遠超同期韓國投資者對歐洲和日本股市的投資規模。
根據韓國最大證券公司最新數據,2月17日至28日期間,韓國投資者凈買入規模排名前10的海外股票中,中國股票占據6席,多為電動汽車、人工智能、芯片等科技行業的龍頭企業。
(稿件來源:證券時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