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是金融市場的重要資源,影響著市場資源配置,也影響著老百姓的“錢袋子”和決策信心,在穩投資、穩預期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2024年,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上交所”)制定了《指數業務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在中國證監會的領導下,上交所指數業務再次取得里程碑式進展,目前各系列指數合計接近8000條,跟蹤產品規模達到3.5萬億元,2024年全年增長約80%,吸引超1萬億元資金通過ETF流入A股市場。近日,為推動指數化投資發展再上新臺階,上交所完成了對行動方案的中期更新。
更新指數業務三年行動方案,是上交所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民營企業座談會精神的重要舉措,也是深入貫徹新“國九條”、《關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導意見》的部署要求,對標對表《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促進資本市場指數化投資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規劃,充分踐行資本市場政治性和人民性、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具體工作安排。
據悉,行動方案圍繞高質量發展,聚焦能力建設、機制建設、生態建設,為上交所指數業務提供與時俱進的發展路線圖,推動開創指數化投資發展新局面。具體更新內容可以概括為如下三方面。
一是站穩人民立場,打造“中國品牌”指數體系,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大高質量寬基、低風險穩收益指數供給力度,推動適合中長期投資的指數和產品走進尋常百姓家,提升投資者獲得感。豐富全球指數布局,提升指數體系國際影響力競爭力,做好“走出去”和“引進來”。圍繞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加快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投資端改革深化的指數先行布局。
二是優化指數生態,為中長期資金入市創造條件,推動形成“長錢長投”的環境。豐富適合社保、保險等中長期資金投資的指數和產品,強化對機構投資者個性化需求的指數服務。持續做好宣傳、推廣和投教,強化個人投資者對指數化投資的認知,推動壯大以長期財富管理為目的的指數化投資群體。研究推動ETF納入基金通平臺轉讓范圍。
三是運用科技手段,增強指數管理質效,提升指數服務國家戰略的能力。探索結合人工智能提升指數編制的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更好更快服務國家重點戰略和重點領域市場需求。統籌好防風險與促高質量發展,加強指數調樣調倉、安全運行風險管理能力,提升指數化投資內在穩定性,保障行業健康平穩發展。
上交所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在中國證監會的堅強領導下,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抓好行動方案的落實,與有關各方共同推動指數化投資高質量發展,打造投資和融資更加協調的市場生態。
來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