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特斯拉股票領跌15%,納指一度波動劇烈,但馬斯克最討厭的激光雷達行業告別連年虧損,迎來新發展階段。
來自中國的禾賽科技,2024年喜提1370萬元盈利。數目雖小,卻是全球首家實現年盈利的激光雷達上市公司,產業價值呈現上升趨勢。理想、小米、比亞迪、長安、吉利、奔馳等車企,足式機器人巨頭宇樹科技,低空經濟大佬美團,量產在即的Robotaxi,都是禾賽的重要客戶。
3月11日財報出爐后,禾賽科技美股單日暴漲50.41%,市值上漲10.25億美元,還帶動另一家中國激光雷達巨頭“速騰聚創”港股上漲15%。
馬斯克的決策走向似乎成為一種反向指標。消費內循環趨勢在股市初見端倪。
十年以來,馬斯克秉持獨特態度,以近乎年更的頻率對激光雷達表達反對。輸出方式較為直接:“現在誰用激光雷達,誰完蛋,注定完蛋!”
原因眾所周知,特斯拉的自動駕駛系統不使用激光雷達,走純視覺路線。而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中,激光雷達是高階智駕方案的關鍵部件。一個值得注意的情況是,中國激光雷達廠商的全球市占率高達8-9成。
2021年,禾賽虧損加劇,加上融資縮水、專利訴訟的影響,在科創板IPO折戟。至2023年2月,終于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成為中國“激光雷達第一股”。彼時全球激光雷達行業尚處于寒冬期,Quanergy、IBEO、Baraja等多家名噪一時的公司宣布破產或大裁員。
2024年,國內的車企盟友們也受馬斯克影響,紛紛對激光雷達的使用策略進行調整,以小鵬、華為、蔚來為首的新勢力造車,還有傳統車企上汽、廣汽等,都在往純視覺路線轉型,主要是為了降本。不過何小鵬也為未來留有余地,未來可能還會使用激光雷達提升智駕。
過去中國激光雷達企業面臨諸多挑戰,一定程度上受到馬斯克觀點的影響。2024年,禾賽兩度被美國國防部列入“中國涉軍企業”黑名單,至今仍未被移除。
但換個角度看,中國激光雷達產業的發展,也離不開馬斯克反向“助力”。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正從電動化先行期,過渡到智駕普及期。促進中國智駕產業升級,特斯拉在其中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特斯拉FSD(完全自動駕駛)入華經過數次跳票,終于在今年2月以“閹割版”OTA形式通過審批,目前功能上限僅支持城市NOA。這個時間點恰好對應我國智駕普及期的開啟。
作為全球自動駕駛的重要參與者,特斯拉FSD在中國市場面臨諸多挑戰。
初來乍到,面對中國特色駕駛場景存在適應問題,侵占公交車道、紅綠燈誤判、車主頻繁接管、壓實線變道等問題時有發生。由于數據出境限制,特斯拉只能在國內運營商機房,用互聯網公開的中國道路視頻來訓練模型。
不僅技術方面需要重新適應,特斯拉在價格上也缺乏優勢。特斯拉FSD的月訂閱費約700元,買斷價格6.4萬元,而中國車的智駕很多都是買車即送、終身免費。
對于高階智駕消費,特斯拉的進入有助于培養市場對智駕的認知,且不會對中國車企構成核心競爭力的威脅。
據報道,特斯拉最初選擇自動駕駛技術路線時,單顆激光雷達價格高達1000多美元。過去五年間,中國廠商將單顆激光雷達的裝車成本下降至少95%,產業進入加速放量期。
比亞迪、長安、吉利等占據基本盤的車企帶頭,將入門級智駕普及到10萬元級別車型。3月10日開啟預售的零跑B10,以12.98萬元創下激光雷達智駕車型新低,其搭載的禾賽ATX激光雷達單顆僅需約1400元。廣闊的應用前景,正是禾賽科技被市場看好的原因。
回想短短三個月前,中國激光雷達行業曾因一則關于特斯拉自研激光雷達的消息引發市場波動。X(前推特)上相關爆料發出后,禾賽美股因此漲了36%,速騰港股漲了18%。
如今智駕產業成為新國策,中國激光雷達產業在發展過程中,雖然面臨諸多挑戰,但也在不斷突破。商戰充滿變數,各企業都在積極探索發展之路。
來源: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