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A股三大指數小幅調整,截至收盤,滬指平收,深成指跌0.43%,創業板指跌0.33%,北證50指數漲1.86%。全市場成交額為12875億元,較上日縮量1869億元。盤面上,科技股出現回調,周期股明顯走強。可控核聚變板塊全天活躍,個股掀起漲停潮;化工、煤炭、電力等周期股漲幅居前。
可控核聚變領漲
可控核聚變概念昨日逆勢大漲,合鍛智能、久盛電氣、蘭石重裝、海陸重工、融發核電、弘訊科技等十余股漲停。
可控核聚變商業化進展不斷推進。美國聚變工業協會發布的《2024年聚變能產業報告》顯示,核聚變產業在世界范圍內已吸引超過71億美元的投資,全球核聚變企業總數達45家。
2025年以來,可控核聚變領域技術突破不斷。3月6日,國光電氣在上證e互動表示,公司與天府創新能源研究院等股東共同出資成立先覺聚能科技(四川)有限公司,布局聚變裂變混合能源產業。2月28日,中國核電、浙能電力公告擬分別增資10億元、7.5億元參股中國聚變能源有限公司。
中信證券認為,可控核聚變產業鏈關鍵材料及裝置環節有望受益于國內外裝置加速建設階段的訂單需求。不過,東吳證券表示,可控核聚變的實現時間難以確定,因為當前尚未突破多維技術瓶頸。
周期活躍、科技回調
在板塊方面,煤炭、電力等周期股表現活躍,華陽股份、大有能源等漲停,遼寧能源、淮河能源、美錦能源、鄭州煤電等紛紛拉升。
廣發證券稱,公用事業板塊企穩與催化信號同步顯現,煤價超預期下跌及水電蓄能釋放推動火電、水電業績預期反轉,疊加高股息策略和市值管理方案密集落地,板塊配置價值凸顯。國海證券建議,把握低位煤炭板塊的價值屬性。
周期走強的同時,科技方向持續回調。通信、計算機、電子和傳媒板塊集體下挫,首都在線、立方數科、宏景科技等多只個股跌?;虻?0%。
市場風格再平衡
科技股與周期股表現的強烈反差,是否預示著市場風格要進行切換?接下來大盤又將如何表現?
國泰君安認為,當前市場大小風格分化仍處于歷次春季躁動的高點水平。計算機、機械等熱門主題行業換手率達歷史高位,微觀交易結構仍需要震蕩優化。隨著市場風格趨于平衡,可關注政策催化下的周期性資產修復。
申萬宏源證券表示,隨著“4月決斷”窗口臨近,經濟和A股一季報迎來驗證期,基本面影響市場的權重提升。其中,國內AI出現了階段性的催化空窗期,隨著股價調整,一些偏謹慎的敘事開始出現,趨勢行情中出現了調整波段,科技板塊需要消化短期性價比問題。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