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國務院國資委召開中央企業“人工智能+”成果媒體通氣會。國務院國資委規劃發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國務院國資委將繼續深化央企“AI+”專項行動,更加突出應用領航,更加突出數據賦能,更加突出智算筑基,深化與各方協同合作,為加快推動我國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央企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將進一步提速加力。
央企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將提速
在工業制造、能源電力、智能網聯汽車等重點行業、超500個場景布局應用人工智能;打造了“息壤”“云驍”“慧聚”等央企算力平臺;在交通物流、金融服務、綠色低碳、工業制造、石油石化等重點行業匯聚起一批高質量數據集……2024年,國務院國資委啟動央企“AI+”專項行動,隨著專項行動持續深化,央企在應用、算力、數據、模型等人工智能產業重點領域取得積極成效。
“央企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將進一步提速加力。”上述國務院國資委規劃發展局相關負責人說,國務院國資委將繼續深化“AI+”專項行動,具體體現為“三個更加突出”。
更加突出應用領航,強化深度賦能,瞄準戰略意義強、經濟收益高、民生關聯緊的高價值場景,強化行業協同、擴大開放合作,加大布局力度,更好地服務千行百業。
更加突出數據賦能,以龍頭企業為牽引,分批構建重點行業高質量數據集,提升通用數據集質量和多樣性以服務大模型訓練,持續參與數據標注產業基地建設,推進數據共享開放,突破數據難題,做強做優數據產業。
更加突出智算筑基,夯實算力基座,為技術突破、應用落地提供有力支撐。將積極引導央企加大資金投入,堅持產投結合、以投促產,持續壯大發展人工智能的長期資本、戰略資本、耐心資本,優化人才引育,建立更加符合行業特點規律的人才評價體系,發揮需求規模大、產業配套全、應用場景多的優勢,聚焦關鍵領域加快掌握“根技術”,深化與各方協同合作,為加快推動我國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加快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當前,人工智能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在通氣會上,多家央企介紹了AI戰略布局和下階段工作重點。
“中國移動將以更高水平的科技創新加快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和普惠泛在。”中國移動副總經理程建軍在通氣會上表示。中國聯通副總經理郝立謙表示,公司將以科技創新帶動產業創新,將“元景大模型”打造為產業數智化升級的智能引擎,加快推動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為數字中國建設奉獻聯通力量。此外,中國電信副總經理黃智勇介紹,公司體系化推進“人工智能+”行動,正在打造并不斷完善1個智算云底座、1個通用大模型底座、1個數據底座,以及M個內部大模型和N個行業大模型。
人工智能賦能傳統產業轉型發展潛力巨大。中國中車副總裁劉可安表示,中國中車圍繞聚焦制造業核心價值流,重點打造“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運維服務”等制造業核心流程場景,構建工業人工智能賦能平臺,加快先行先試,形成示范帶動效應。國家電網副總經理陳國平表示,公司將繼續深入落實國家“人工智能+”專項行動要求,進一步推進人工智能在新型電力系統融合應用,深化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
北京物資學院副院長張闖表示,央企是產業賦能推動者,央企在能源、交通、通信等關鍵領域占據重要地位,其大規模的應用場景為人工智能技術提供了廣闊的應用空間,能夠加速人工智能與傳統產業的深度融合,提升傳統產業的智能化水平,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協同發展。(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