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初創公司它石智航(TARS)已完成1.2億美元天使輪融資,由藍馳創投、啟明創投共同領投,線性資本、恒旭資本、洪泰基金、聯想創投、襄禾資本、高瓴創投跟投。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創下中國具身智能行業天使輪最大融資額紀錄。
正式成立不足兩個月,它石智航身后的創始人團隊浮出水面——前華為車BU自動駕駛CTO陳亦倫、前百度智能駕駛事業群總裁李震宇一同聯手,標志著具身智能領域迎來真正的AI玩家。
此時此刻,具身智能無疑是創投圈最火賽道,一筆筆超級融資預示著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即將到來。它石智航創始人兼CEO陳亦倫介紹,它石智航的使命是以物理世界AI和通用機器人技術為核心,構建可信賴的超級具身智能系統,讓高性能AI規模化地融入人類社會的生產與生活中。他判斷,未來十年,具身智能將成為全球產業升級的關鍵引擎。
這是它石智航團隊首次正式亮相。
翻看履歷,CEO陳亦倫博士是中國具身智能、自動駕駛領域技術及產業的領軍人,曾任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智能機器人方向首席科學家,華為自動駕駛CTO,大疆機器視覺總工程師。
首席科學家丁文超博士,原華為“天才少年”,是具身智能領域青年科學家、復旦大學機器人研究院研究員,曾從0到1主導華為智駕端到端決策網絡,打造復旦大學首個人形機器人。
首席架構師陳同慶是清華大學博士,國家重大專項首席科學家,原華為ADS智能導航部部長,空間感知首席技術專家,深耕工業制造、AI、自動駕駛、機器人等產業,曾引領多個產品成功商用。
首席戰略官Vincent則是多模態學習領域專家,持續創業者,帶領多家創業公司實現跨越式發展,曾任華為、百度關鍵技術崗位負責人。作為公司投融資負責人,高效率組織完成本輪融資。
董事長李震宇曾任百度智能駕駛事業群總裁,牽頭打造了阿波羅自動駕駛開放平臺和當前全球最大的無人駕駛出行服務平臺“蘿卜快跑”,是中國無人駕駛領軍人物。
至此,一支陣容豪華的“夢之隊”正式集結。可以預見,這支團隊將結合過往成功打造明星級AI產品技術的豐富經驗,帶領它石智航專注打造具身智能創新技術產品。
那么,它石智航的核心壁壘是什么?這是一家行業內獨有的同時具備具身智能大模型能力、本體研發能力和軟硬一體產品量產能力的公司。技術路線方面,它石智航打造了全新具身智能技術發展新范式,在行業開創了Human-Centric具身數據引擎,可實現真實世界具身數據獲取能力的跨越式突破,這將為物理世界AI的持續發展注入強勁驅動力。同時,公司還在行業首創空間感知與推理決策一體化具身大模型,通過打造數據驅動、可泛化的通用物理世界智能系統,加速具身智能技術發展的GPT時刻。
它石智航核心團隊在組建完畢后,員工已正式入駐上海辦公區,公司正在密集開展研發崗位的招聘工作。
未來已來。它石智航創始人兼董事長李震宇表示,“依托成熟的智能硬件產業鏈基礎、持續升級的人工智能技術儲備,疊加豐富的應用場景與頂尖人才資源矩陣,具身智能領域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它石智航團隊將始終保持創業初心,尊重創業基本規律,期待與全球具身智能企業攜手共進,通過加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具身智能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時間回到2024年年底,它石智航團隊在萌生創業初步想法后,首先聯系了藍馳創投團隊溝通思路、尋求融資,后者也隨即在產業界、學界進行了大量研究和交叉驗證。此前藍馳創投長期深耕具身智能賽道,投資過多個頂級創業項目,但它石智航團隊的核心成員還是給投資團隊留下深刻印象。
藍馳創投管理合伙人朱天宇分析,它石智航團隊有三大核心競爭優勢:全球頂尖的世界模型構建能力、以及超大復雜系統的工程化落地能力;機器人本體設計與運動控制算法上的深厚技術積累,軟硬件一體交付能力;公司對目標行業痛點的深度洞察,能精準錨定高價值應用場景,交付完整解決方案。”
啟明創投與它石智航,則結緣于2024年5月的全球機器人領域頂級會議ICRA,當時投資團隊在會上結識了丁文超。初次碰面,丁文超展現出的聰慧敏銳,對具身智能領域新興技術趨勢的透徹認知,以及周身洋溢的創業熱忱,令啟明創投團隊印象深刻。同年年底,啟明創投與它石智航的創始團隊開展了多次深度交流。
啟明創投主管合伙人周志峰認為,“投身具身智能領域創業,不僅需要對前沿技術的發展趨勢具備深刻的洞察力,還必須擁有豐富的工程化、產品化以及量產經驗。我們認為它石智航是行業內為數不多的具備完整能力的優秀團隊。”
在線性資本創始人兼CEO王淮看來,這支團隊真正能將此前做自動駕駛的軟硬件經驗,結合大模型的思考和推理能力落實在具身機器人身上,堪稱一支“夢之隊”,于是很快做出了投資決定。“印象最深的除了人之外,還在于在當時的融資環境中,能夠在這么短的時間給第一輪融到這么多錢,這是市場用真金白銀投出的技術信任票。它石的技術積累,人才儲備和融資能力都非常厲害。”
恒旭資本則表示高度認可具身智能賽道的戰略價值。他們判斷,它石智航團隊的技術路徑既傳承了汽車工業級的工程能力,又通過AI算法突破實現認知決策升級,期待團隊助力行業向前發展。
洪泰基金投資人則表示:它石智航是洪泰基金在具身智能領域的重要投資布局,它石團隊曾在具身智能的自動駕駛應用領域取得了全球矚目的成績,我們看好它石智航未來成為全球具身智能賽道的頭部公司。
襄禾資本創始合伙人湯和松表示:“通用機器人是個巨大的賽道,這幾乎是共識,而更關鍵的是如何選擇最有實力的團隊。我們認為,AI模型的研發、工程和量產能力在通用機器人領域至關重要,自動駕駛背景團隊在這個賽道有基因上的契合和優勢,在這個意義上,亦倫和震宇無疑是最高段位、最頂尖的組合,我們相信,襄助他們創業,一定會改變世界。”
同樣在2024年底,高瓴創投與它石智航團隊開始接觸,公司團隊獨特的背景讓高瓴創投印象深刻——他們既擁有從0到1的端到端AI模型落地經驗,又始終保持著對前沿技術的敏銳嗅覺。雙方接觸期間,高瓴創投團隊感受到它石智航對具身智能技術路徑的深刻思考。“他們并非簡單追求單點技術的突破,而是基于對AI與機器人融合的底層邏輯,提出了一套系統化的具身智能架構。”
各方匯聚,今年最大一筆天使輪融資就這樣誕生了。
目之所及,中國具身智能賽道正在掀起融資風暴。巨量資金涌入具身智能,背后的邏輯不難理解。投資人不約而同地表達一個相似的觀點——具身智能行業正在進入“中國時間”。
正如前不久,摩根士丹利發布《人形機器人100:繪制人形機器人價值鏈圖譜》,列出了人形機器人產業鏈的100家核心企業,其中56家企業來自中國。該報告稱,中國已逐漸形成較為完整的生態系統,在全球人形機器人產業鏈中的份額更是高達63%,主導全球供應鏈。
高瓴創投團隊坦言,中國擁有全球最大規模的工程師紅利,同時越來越多頂尖AI科學家、機器人專家選擇創業。“基于中國在人才規模、高效完備的供應鏈、大規模可驗證場景等方面的優勢,我們相信中國市場可以跑出領先全球的企業。”
這一觀點與藍馳創投朱天宇不謀而合。“當行業增長的第一性從優化配置走向大國競爭,中國在供應鏈、人才和場景上的傳統優勢也迎來能力提升,中國人才有能力創造世界一流的科技產品和服務,進一步刺激自身與全球的需求”。雖然行業的PMF時刻雖未抵達,但或許會比預想中更快到來。就像人類初次攀登珠穆朗瑪峰,南坡、北坡都需要探索,所以藍馳持續關注賽道中的優秀選手。
前景篤定,但現實也擺在面前——目前全球范圍內,具身人形機器人都還處于早期階段,實現科幻電影那一幕,還有一段路要走。而美國的同行們動輒獲得幾億美金起步的資金支持,國內更需要把大量資金聚攏。
啟明創投周志峰認為,當下行業面臨的挑戰,主要在于投資人對短期成果的急切期待與技術實現落地所需的較長周期之間存在沖突。大家往往過度關注技術短期內的變革,卻低估了其長遠發展潛力。具身智能行業需要點耐心,需要有長期投資意愿的資金注入,以助力行業穩健前行。
這是一場充滿冒險的征途,即使不知多久才能看到彼岸,但也要有人照常拉起船帆,駛向未知的遠方。
來源:經濟觀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