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要振興,產業必振興。煙臺全市農商銀行系統強化鄉村振興金融服務,積極發展鄉村特色產業,聚焦蘋果、葡萄、大櫻桃等地方特色農業產業,通過下沉服務、創新產品、精準施策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截至目前,煙臺全市農商銀行累計發放涉農及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087.65億元,較年初增加17.3億元。
主動對接
助力“新農人”返鄉創業
在山東省煙臺市龍口市諸由觀鎮小宋家村特種養殖戶任鵬的孵化車間里,智能溫控設備穩定運行,野雞、野豬養殖規模已超百畝。
“20萬元貸款3天到位,解了飼料采購的燃眉之急。”任鵬感慨。龍口農商銀行在走訪中得知任鵬的資金缺口后,迅速開通綠色通道,發放“農戶生產經營貸”,支持其完善“孵化—養殖—銷售”鏈條,帶動了50余名村民就業。
這僅是煙臺全市農商銀行“清單式服務”的一個縮影。2025年以來,山東省聯社煙臺審計中心指導全市農商銀行建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服務臺賬,組織客戶經理對2.6萬家農業企業、合作社開展“一對一”走訪,已對接信貸需求155億元。招遠農商銀行開展以“送資金、送技術、送服務”為主題的“春雨行動”,將金融服務送到田間地頭。
創新產品
澆灌智慧農業“金種子”
“30萬元貸款兩天就到賬了,大棚從10畝擴大到13畝。”在煙臺市海陽市西紅柿種植基地,返鄉創業的江常妍正將剛采摘的“普羅旺斯”西紅柿裝箱。海陽農商銀行針對設施農業創新“惠農e貸”,簡化擔保流程,支持江常妍建成標準化種植大棚,幫助其年收入增加至50萬元。
圍繞中央一號文件“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要求,煙臺全市農商銀行量身定制“興農貸”“富農貸”“蘋果農資貸”“蜜薯貸”“農耕貸”“助養貸”等80余款特色信貸產品。轄內萊陽農商銀行、蓬萊農商銀行共設立25億元專項信貸額度,重點支持智慧農業設施建設。目前,已有1200余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無還本續貸獲得持續資金支持。
初春時節,新雨夾雜著殘雪落下,春風仍裹挾著冬日的余寒,但煙臺市棲霞市桃村鎮的櫻桃大棚里卻已春意盎然,一簇簇沉甸甸的櫻桃掛在枝頭,散發出迷人的清香。
傳感器實時傳回土壤數據,大棚里配備了農業物聯網設備,能實時了解土壤情況。“過去看天吃飯,現在靠科技增收。”櫻桃大棚負責人王飛說。
不久前,王飛通過棲霞農商銀行“紅馬甲移動金融服務隊”現場申請了20萬元“農戶生產經營貸”,使大棚升級建設的資金有了保障。
今年,棲霞農商銀行組建了35支“紅馬甲移動金融服務隊”,他們深入田間地頭摸排需求,已為櫻桃產業授信1.7億元。
煙臺全市農商銀行向農業企業派駐金融輔導隊,動態掌握各類農業主體發展前景、生產經營狀況、資金需求、面臨的主要困難及金融服務需求等信息,及時提供金融咨詢、政策宣傳等配套金融服務,對38.5萬戶農戶授信額度達205.5億元。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