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信銀行新三年發展規劃啟程之年。對于這一年中信銀行的表現,該行董事長、執行董事方合英表示,“這一年,我們交出營收利潤‘雙增’、存貸量價‘雙優’、不良撥備‘雙穩’、對公零售客群量‘雙升’的成績單,中信銀行均衡、穩健、可持續的發展形象更加鮮明。”
2024年,中信銀行縱深推進“五個領先”銀行戰略,努力在“財富管理、綜合融資、交易結算、外匯服務、數字化”五個領域樹立中信特色,持續打造轉型發展新勢能。
實現均衡穩健可持續的發展
報告期內,中信銀行實現營業收入2136.46億元,比上年增長3.76%;其中實現利息凈收入1466.79億元,比上年增長2.19%,實現非利息凈收入669.67億元,比上年增長7.39%;實現歸屬于本行股東的凈利潤685.76億元,比上年增長2.33%。
截至報告期末,中信銀行資產總額9.53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5.31%;貸款及墊款總額5.72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4.03%;客戶存款總額5.78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7.04%。
聚焦“國之大者” 引領發展航向
2024年,中信銀行將落實國家戰略與信貸結構調整有機結合,持續加大對實體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信貸投放力度,不斷深化客群經營,信貸結構持續優化。截至2024年末,該行綠色信貸、戰略性新興產業、制造業中長期、普惠小微和民營經濟等實體經濟重點領域貸款余額分別為6005.65億元、6439.54億元、3006.13億元、5998.25億元和1.35萬億元,增幅分別為30.84%、21.07%、16.26%、10.04%和8.13%。
方合英介紹,一年來,該行堅持把做好“五篇大文章”作為首要任務。科技金融全鏈條、全生命周期綜合金融服務模式積厚成勢,科技企業貸款余額年增近20%;綠色金融生態圈擴面提質,綠色信貸余額突破6000億元大關,年增31%;普惠金融專業化體制機制持續完善,“中信易貸”產品貨架不斷豐富,全年服務小微企業超30萬戶,覆蓋近80%國民經濟行業;養老金融升級“幸福+”服務體系,養老賬本用戶超500萬戶;一批可感可及的數字創新成果,對業務發展形成更加靠前、更加有效的支撐。
聚焦“五個領先” 促使業務格局更趨穩固
2024年,中信銀行發布了新三年發展規劃,提出實施“五個領先”銀行戰略,即領先的財富管理銀行、領先的綜合融資銀行、領先的交易結算銀行、領先的外匯服務銀行、領先的數字化銀行。
2024年,中信銀行零售管理資產余額及對公財富管理規模穩步增長;深化債券“承銷+投資+交易”全鏈條機制,債務融資工具承銷創9600億元;聚焦管理數字化、經營數字化和運營數字化三大重點領域,一體化統籌推進企業級數字化體系和能力構建,加速推動數字化嵌入全行發展。
截至2024年末,中信銀行理財產品規模達1.99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5.29%。累計服務理財客戶達2256.73萬戶,較上年末增長37.79%。報告期內,實現理財業務收入42.26億元,同比增長47.87%。
持續推動資產質量穩中向好
中信銀行不良貸款兩大指標一升一降。截至報告期末,不良貸款余額為664.85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6.85億元,增長2.60%;不良貸款率1.16%,比上年末下降0.02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209.43%,比上年末上升1.84個百分點。
“2024年末,中信銀行不良率1.16%,實現六年連降,撥備覆蓋率升至209%以上,達2013年以來最好水平。”方合英表示,面對更加復雜的外部形勢,中信銀行不斷加深對“收益當期性、風險滯后性”和“寧讓利不讓風險”的認識,不斷健全“控風險有效、促發展有力”的風控體系,堅持行業研究、授信政策、審批標準、營銷指引、資源配置“五策合一”協同發力。“正是這種理念引領、體系固本、能力筑基的綜合實踐,形成了中信銀行資產質量上的比較優勢,驅動長期價值增長。這也是中信銀行能夠從‘發展修復期’走過‘能力構建期’,進入‘穩定發展期’和‘爭先進位期’的關鍵。”方合英表示。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