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年初兩個月因假期因素技術性回調后,4月1日統計發現,北京的二手房在3月突破1.9萬套,達到19234套,環比增長61.96%。數據增長的同時,市場也呈現出量價雙穩特征,即交易規模與成交價格趨穩。與去年底在政策驅動下的二手房成交量爆發式增長不同,多位頭部機構熱門片區的門店經理反饋,在沒有新增政策的前提下,3月成交量通過自行修復站到了一年來的高點,顯示出市場韌性。業內分析,這一表現標志著北京二手房市場已逐步擺脫政策依賴,進入自主調節的良性循環階段,企穩態勢進一步明確。
剛剛過去的3月,得益于政策效應的延續以及剛需購房群體需求的增長,北京二手房市場持續保持火熱態勢。
常年在樓市一線的二手房中介經紀人,最先感知到市場的變化。位于豐臺大井片區某頭部中介機構經紀人表示,3月門店已成交15套房源,相比2月的10套提升50%。如果計算上強意愿的訂單,預計本月成交房源可達到20套。
3月該門店已成交10套房源,較2月的6套增長66%。若計入意向強烈的訂單,預計本月成交房源可達15套。
從成交房源面積來看,60—80平方米的剛需戶型依然是銷售主力。該經紀人表示,該面積區間房源價格集中在200萬—300萬元以內,成交占比可達到70%。
該經紀人分析認為,該片區房源總價低、交通便利且周邊配有大型商超,因此受到首次在京置業年輕群體的青睞。
總價相對低、適用性好的戶型成為3月北京二手房市場的主要成交戶型。北京西城三里河和德勝片區,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成熟的生活配套和豐富的教育資源,一直是有娃家庭購房的熱門區域。
三里河片區某頭部中介機構經紀人表示,去年7月至8月期間,受二手房市場波動影響,成交一度陷入拉鋸。20組購房者咨詢電話中,有一半是咨詢面積約為120平方米的房源。如今,隨著市場回暖和房源總價的回調,大面積房源因價格提升性價比降低,所以咨詢小面積戶型的人數明顯增多。
“現在20組咨詢電話中,至少有15組是咨詢面積約為60平方米的房源。”該經紀人以3月成交的一組訂單為例說明,該組客戶是一對中年夫妻,考慮到孩子教育等問題,原計劃在該片區購買一套120平方米的房源,但在得知房屋總價需近1400余萬元后,無奈放棄,轉而購買了一套63平方米的小戶型房源。
用這對夫妻的話來說,63平方米的房屋足以滿足一家三口的居住需求,同時也能兼顧教育需求。與其在購房上多花費一倍的資金,不如將省下的錢用于后續的教育經費。
購房者買房需求變化的同時,小業主也沒有出現此前反彈時的漲價,而是更尊重市場定價。
位于豐臺棗園片區的某頭部中介機構經紀人表示,去年9月,北京樓市“組合拳”出臺前小業主為了成功售出房源,多采用“以價換量”的方式出售房源,彼時議價空間最高可達30%。
“組合拳”出臺后,部分優質房源因為咨詢量和帶看量的增加,導致小業主信心增強率先選擇回調價格,幅度最高至此前的20%。
然而,部分小業主的盲目漲價行為導致潛在客戶流失。但在政策的強力刺激下,此前持觀望態度的剛性需求購房者信心增強,合理的價格調整符合其心理預期,從而促使他們作出購房決策。
該經紀人認為,隨著政策效應的減弱,3月北京二手房市場的成交更多依賴于市場自身的需求。從其近期完成的5筆交易來看,價格調整幅度有所收窄。其中一套房源在1月掛牌時,價格比同小區同戶型房源高出15%,這導致該房源的帶看量和咨詢量遠低于其他房源。掛牌一個月后,小業主接受了經紀人的建議,將掛牌價下調至5%。盡管價格仍高于其他房源,但由于樓層、朝向等優勢,在價格調整后僅兩周內就吸引了10余組購房者咨詢,并于3月完成交易。
合碩機構首席分析師郭毅表示,這種現象主要源自市場對房價預期的理性回歸。當前市場呈現雙向調節特征,一方面,前期盲目調價的房源正在回歸合理區間,另一方面,老舊小區房源持續筑底。這種價格信號的穩定,促使買賣雙方形成更理性的決策機制——購房者不再因追漲恐慌入市,轉而從容篩選優質標的;持有多套房產的小業主則加速資產騰挪,主動掛牌非核心資產以優化配置。
在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看來,當前市場整體表現為價漲量穩,部分此前跌幅較大的區域,價格已有所回升。他表示,雖然前幾個月北京二手房價格有所上漲,但在3月,平穩成為主流趨勢。究其原因,影響樓市的基本面因素并未發生顯著變化。在政策支持下,市場正逐步企穩。
二手房市場熱度真實地體現在數據上,根據北京市住建委數據,3月北京二手房網簽量為19234套,環比增長61.96%,同比漲幅達34.69%。這一數據成為一年來北京二手房市場月度成交第二高峰,僅次于2024年12月政策落地后的成交量。特別要提出的是,在3月的最后一個網簽日,北京二手房當日網簽量達到1386套,日網簽破千套,也給小陽春的首月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郭毅分析稱,3月二手房市場成交升溫,首要驅動力源于教育配套需求。每年4月30日作為入學信息采集截止節點,促使上半年尤其是春節后形成特殊交易窗口期。對有學區需求的家庭而言,3月不僅是集中看房決策期,更是加速網簽流程的關鍵時段——為確保孩子順利入學,家長往往需在此前完成過戶手續。這種教育剛需與購房時效性的疊加效應,成為推動3月二手房市場成交走高的重要動能。
購房者本身的內需之外,近期,海淀等區域新房市場的火爆也為二手房交易注入了強勁動力,其外溢效應顯著推動了二手房成交量的攀升。據大興西紅門片區某知名中介機構經紀人透露,其3月促成交易的3筆訂單中,有2筆業務的小業主因已購置新房,為緩解后續還貸壓力出售現有房產。
“新房市場的活躍態勢對二手房市場產生了明顯的拉動作用。”該經紀人以近期完成的一筆交易為例,該小業主于去年底在西紅門區域購置了一套面積為130平方米的新房,在償還了3個月貸款后,感到償債壓力較大,加之所售房源因房齡較老,其出租收益不足以覆蓋每月貸款支出,因此選擇適當降低售價以加速房產流轉。
中國城市房地產研究院院長謝逸楓認為,隨著北京新房成交量連續5個月環比遞增,剛需群體向二手房市場分流趨勢明顯,形成“新房帶二手”的聯動格局。
根據麥田房產數據,3月截至30日,北京二手房(麥田覆蓋樓盤)新增掛牌房源環比上月高出31.2%,春節過后,小業主掛牌積極性顯著提高。
與此同時,春節后新增看房客戶也在迅速增加,麥田房產數據顯示,截至30日,3月新增客戶量和2月相比增長超過40%,春節積壓需求和節后新增需求集中釋放。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表示,總體而言,目前北京二手房市場依然保持在較高水平,這一表現總體上值得肯定。在政策層面,應積極發掘并充分利用潛在的政策資源,做好政策儲備,并可以借鑒如南京等地出臺的相關政策。若部分房源能夠實施“低首付、低月供”的購房措施,將有望進一步激活房地產市場。
來源:北京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