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市場2024年年度報告披露季已結束,仍有部分上市公司因未能按時披露年報而股票停牌。據統計,4月1日,港股市場有近140只個股停牌。其中,逾60只個股近日公告稱,公司將延遲刊發2024年全年業績報告,股票自4月1日起停牌。在公告自4月1日起停牌的港股公司中,包括恒大汽車和新城悅服務等知名企業。
機構人士稱,不能按時發布年報會向市場傳遞出公司內部管理混亂、財務狀況不佳或存在其他問題的信號,對投資者信心和公司聲譽產生負面影響。
多只港股因延遲披露年報停牌
恒大汽車4月1日早間在港交所公告稱,公司股份于2025年4月1日(星期二)上午9時暫停買賣,以待公司刊發2024年度業績公告。和恒大汽車存在類似情況的港股上市公司還有逾60家。
據統計,4月1日,港股市場有近140只個股停牌。其中,逾60只個股近日公告稱,公司將延遲刊發2024年全年業績報告,股票自4月1日起停牌。
根據港交所上市規則,以去年12月底為年結的公司,必須在今年3月31日或以前公布業績。未能在規定時間內發布年報的公司,其股票通常會被停牌,直至發行人刊發載有所需財務資料的公告為止。
梳理公告發現,港股上市公司延遲發布年報主要存在三方面原因:首先,審計工作未能如期完成。例如,恒盛地產在公告中表示,延遲刊發2024年度業績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公司仍有未支付的審計費用尚未結清,國富浩華(香港)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尚未開始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年度的審計工作;二是由于人員變動及行業整體下滑趨勢,導致尚未完成本集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財務報表準備。
其次,公司內部程序問題。例如,基石控股在公告中稱,由于本公司財務部門的若干主要人員變動導致人員短缺,會計人員短缺限制了準備及向核數師提供所有所需的審計資料的能力,從而影響公司2024年度綜合財務報表的完成及審計進度。
最后,受外部環境影響,公司需要額外時間來編制年報。例如,廣匯寶信表示,由于汽車經銷行業持續波動,公司2024年面臨的經營環境較為復雜,核數師需要額外時間厘定合適的會計估計及判斷。同時,核數師亦需要更多時間根據財務資料來評估公司現在及未來的財務資源。
或對投資者信心和公司聲譽
產生負面影響
“一般來說,上市公司需要盡力避免因未能按時披露業績而造成的停牌。”華北某券商分析師表示,“這對公司而言,將產生負面影響。”
上述分析師稱,不能按時發布年報會向市場傳遞出公司內部管理混亂、財務狀況不佳或存在其他問題的信號,這會加深投資者對企業經營狀況的擔憂,導致投資者信心下降。反映在二級市場上,可能使公司股價在恢復交易后出現下跌。情況嚴重的,會使公司聲譽受損,影響未來的融資和業務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長期停牌(港股主板18個月,港股創業板12個月)將面臨退市風險。例如,南海控股自2022年4月1日起停牌,截至2023年10月13日,并未披露2021年全年及后續的2022年、2023年相關業績或財務數據。此后,南海控股申請延長退市復核期限被拒,其股票于2023年11月16日退市。
“盡管對于大部分未公布年報的港股上市公司來說,距離退市仍有較長的時間和程序,但長期停牌可能引發的一系列風險仍需要重視。”上述分析師說。
(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