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中國采購經理指數顯示,3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50.5%、50.8%和51.4%,比上月上升0.3個、0.4個和0.3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表示,三大指數均在擴張區間繼續上行,我國經濟總體保持擴張。
制造業PMI連續2個月運行在擴張區間。產需兩端擴張加快,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為52.6%和51.8%,比上月上升0.1個和0.7個百分點。受制造業產需回升等因素帶動,企業采購意愿較強,采購量指數為51.8%,連續2個月保持擴張。
從重點行業看,裝備制造業PMI為52%,較上月上升1.2個百分點,其中新訂單指數較上月上升3.7個百分點至55%以上,創2023年4月以來的新高,新出口訂單指數也較上月上升0.8個百分點至51%以上。高技術制造業PMI為52.3%,較上月上升1.4個百分點,其中新訂單指數較上月上升4.1個百分點至接近56%的較高水平,新出口訂單也保持在53%以上。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專家文韜表示,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的國內外需求都明顯增長,生產活動連續較快上升,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
從企業規模看,中小型企業PMI均有改善。大型企業PMI為51.2%,比上月下降1.3個百分點,仍高于臨界點。中型、小型企業PMI分別為49.9%和49.6%,比上月上升0.7個和3.3個百分點,中小型企業景氣水平不同程度回升。
從價格看,受近期原油、鐵礦石等部分大宗商品價格波動等因素影響,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分別為49.8%和47.9%,比上月下降1.0個和0.6個百分點,制造業市場價格總體水平有所下降。文韜表示,基礎原材料行業市場價格下行較為突出,是帶動整體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下降的主因。比較傳統產能與新動能價格指數來看,新動能價格指數處于上升態勢,既從側面反映出新動能供需較好增長,也反映出高附加值產業對傳統產能的替代,顯示制造業轉型升級加速推進。
從市場預期看,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3.8%,比上月下降0.7個百分點,持續位于擴張區間,制造業企業對近期市場發展總體保持樂觀。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認為,3月份PMI指數在榮枯線上繼續小幅回升,表明經濟回升苗頭更為明顯。新訂單指數回升,表明擴大內需多項政策的綜合成效進一步顯現;生產指數繼續小幅提高,且大中小企業的指數均在榮枯線以上,表明生產的恢復態勢比較明顯。
3月份,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8%,比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何輝表示,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連續2個月上升,一季度持續在50%以上,業務活動預期指數升至57%以上,顯示非制造業經營活動保持擴張,企業對未來市場預期更為樂觀。
服務業景氣水平回升。3月份,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3%,比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服務業市場活躍度總體有所提升。部分行業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加快,水上運輸、航空運輸、郵政、電信廣播電視及衛星傳輸服務、貨幣金融服務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均位于55.0%以上較高景氣區間;隨著春節效應逐步消退,與居民消費相關的餐飲、生態保護及公共設施管理、文化體育娛樂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有所回落。從市場預期看,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57.5%,比上月上升0.6個百分點,位于較高景氣區間,多數服務業企業對近期市場發展預期繼續向好。
隨著天氣轉暖和投資相關需求的持續釋放,建筑業施工活動繼續趨升。3月份,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4%,連續2個月環比上升,創2024年6月以來的新高。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專家武威認為,二季度,隨著財政赤字率提升,增量資金將繼續投入到投資領域,從而推進建筑項目向實物工作量轉化,建筑相關活動有望持續擴張。
張立群認為,經濟回升基礎還不穩定,要持續加大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特別要顯著加強政府公共產品投資在擴大內需中的關鍵作用,堅持不懈地盡快改變市場引導的需求收縮趨勢。
來源: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