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人民銀行發(fā)布公告稱,為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3月中國人民銀行以固定數(shù)量、利率招標、多重價位中標方式開展了8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其中,期限3個月的操作量為5000億元,期限6個月的操作量為3000億元。
考慮到7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到期,3月中國人民銀行實現(xiàn)凈投放1000億元,繼續(xù)向市場釋放中長期流動性。
注意到,自去年10月推出以來,買斷式逆回購已成為中國人民銀行精準調(diào)控市場流動性的重要手段。買斷式逆回購余額逐步增加,也減輕了MLF投放中長期流動性的壓力。“MLF逐漸縮量后,中國人民銀行更多是通過買斷式逆回購和二級市場凈買入國債來提供中長期流動性。”一位券商分析人士表示。
中國人民銀行同時表示,3月未開展公開市場國債買賣操作。注意到,這項操作已連續(xù)3個月按下“暫停鍵”。對此,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稱,這表明當前政策面的一個重點仍是遏制長債收益率過快下行勢頭,控制可能由此引發(fā)的潛在金融風險,同時保留必要的政策空間。預計待后期長債收益回到合理水平附近、政府債券市場供求平衡恢復后,中國人民銀行將重啟公開市場國債買賣操作。
3月18日召開的一季度貨幣政策委員會例會明確提出,“將從宏觀審慎的角度觀察、評估債市運行情況,關注長期收益率的變化”。業(yè)內(nèi)人士普遍認為,這意味著中國人民銀行將適時調(diào)整政策節(jié)奏,通過適宜的流動性投放維持長債利率在合理水平。
展望下一階段債市運行情況,東方金誠研究發(fā)展部分析師瞿瑞、部門執(zhí)行總監(jiān)馮琳認為,在近期中國人民銀行擴大公開市場操作規(guī)模以及多次強調(diào)擇機降準降息的背景下,市場對當前貨幣政策的看法仍存不確定性,降息很快落地的預期并不強。在缺乏關鍵因素驅(qū)動下,短期內(nèi)債市上漲或下跌動力皆不足,長債收益率料在1.8%至1.9%區(qū)間波動。從短端利率來看,本周跨季結束,月初資金面有望迎來寬松期,但資金價格仍受貨幣政策影響,短端利率下行空間料將有限。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