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外匯管理局4月7日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2407億美元,較2月末上升134億美元,升幅為0.42%。
國家外匯管理局指出,2025年3月,受主要經濟體宏觀經濟數據、財政貨幣政策及預期等因素影響,美元指數下跌,全球金融資產價格總體下跌。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當月外匯儲備規模上升。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貨幣方面,美元匯率指數下跌3.2%至104.2,非美元貨幣總體升值。資產方面,以美元標價的已對沖全球債券指數下跌0.4%;標普500股票指數下跌5.8%。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下,我國外匯儲備規模較2月末增加134億美元。
“3月,我國外匯儲備余額環比上月增加134億美元,反映出我國良好、健康的國際收支狀況。”匯管研究院副院長趙慶明表示,我國外匯儲備長期以來穩定在3萬億美元之上,是全球第一大外匯儲備國,遠超排在第二的國家。如此雄厚的外匯儲備資產,將繼續維護我國經濟和金融穩定運行,尤其是在當前全球經濟金融不確定性提高的背景下,其現實意義和戰略價格尤其重要。”
展望未來,國家外匯管理局表示,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一攬子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繼續發力顯效,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為外匯儲備規模保持基本穩定提供支撐。
溫彬同樣認為,盡管當前外部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顯著增加,但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潛能大,有充足的宏觀調控儲備工具和政策空間,有利于釋放巨大的內需潛力。同時,隨著我國對外貿易區域多元化、貿易結構升級以及人民幣資產對外資吸引力持續提升,我國國際收支將繼續保持穩定,為外匯儲備規模保持基本穩定奠定了基礎。
同日,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的數據還顯示,3月末我國黃金儲備為7370萬盎司,較2月末的7361萬盎司增加9萬盎司。這也是自2024年11月以來,我國央行連續第五個月增持黃金儲備。
從黃金市場價格走勢來看,2025年以來,黃金價格震蕩幅度加大,多次創下歷史新高的同時也出現了急漲急跌。就在4月7日早間,倫敦現貨黃金跌幅擴大,報2977.68美元/盎司。這是現貨黃金自3月21日以來首次跌破3000美元/盎司。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高級研究員龐溟認為,短期來看,在增持成本走高、不排除短線回調的背景下,央行繼續穩健地增持黃金,更多地是出于應對地緣政治新風險點和不確定性、順應市場避險情緒、對沖其他類別金融資產波動性的考慮。
展望下一步,龐溟表示,黃金在避險、抗通脹、長期保值增值等方面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我國央行在國際儲備組合配置中加入和動態調整黃金儲備的政策動機不會改變。
(來源: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