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時代,銀行的金融科技應用與業務創新聯系日益緊密,金融科技成為驅動商業銀行提升服務質效、推動業務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
在近期A股上市銀行披露的2024年經營業績中,多家銀行詳細展示了過去一年的科技投入和下一階段的發展規劃。
以六家國有大行為例,六大行年報顯示,2024年,六大行在數字化轉型方面各有重點,進展不斷。
重視科技投入及人才培養
從六大行年報數據來看,2024年,工商銀行金融科技投入285.18億元,占營業收入(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3.63%;農業銀行信息科技資金投入249.7億元;中國銀行信息科技投入(境內監管口徑)238.09億元,占營業收入的3.76%;建設銀行金融科技投入244.33億元,占營業收入的3.26%;交通銀行金融科技投入114.33億元,占營業收入的5.41%;郵儲銀行信息科技投入122.96億元,同比增長9.03%,占營業收入的3.53%。
在年報中,多家銀行還披露了科技人才培養及梯隊建設計劃。
其中,工商銀行表示,要加強科技數據人才隊伍建設。該行2024年年報顯示,計劃依托“科技菁英”品牌及集中培養機制,打造復合型、創新型、實戰型人才隊伍。組建人員充足、結構合理、專業能力領先的數據分析師隊伍,構建跨專業、進階式的分析師隊伍培訓體系以及動態管理、敏捷響應的人才管理和應用機制。深化業務與科技融合,促進境內外跨機構跨部門人才交流,深化對西部地區分行、重點分行的科技人才交流支持。建強網絡安全防控專業隊伍,加大對境外機構、綜合化子公司的技術支持力度。聚焦金融科技重點領域深化教育培訓,不斷提升數字化人才的專業能力。
建設銀行2024年年報顯示,去年,該行持續推進實施金融科技人才工程,完成首批金融科技新苗優才培養。截至2024年末,建設銀行金融科技類人員共計16365人,占總人數的4.34%。
數字化轉型取得進展
“農行持續推進智慧銀行建設,積極融入全社會數字化建設,同時強化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加快構建科技引領、數據賦能、數字經營的智慧銀行新模式,不斷提升數字金融服務質效。”在農業銀行近日召開的2024年業績發布會上,農業銀行行長王志恒表示,經過幾年的持續努力,農業銀行在智慧銀行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
王志恒介紹,去年,農業銀行智慧銀行在線上線下渠道協同領域進一步強化。其中,網點賦能方面,提升業務運行中心集約化處理能力,月均可節約基層一線14萬小時工作量。
與此同時,農業銀行智慧銀行建設的數據與科技基礎進一步夯實。據介紹,該行持續強化企業級數據資產組織與整理,扎實做好基礎算力建設、生產運維、網絡數據安全等重點工作,切實提升業務連續保障能力。
中國銀行在年報中介紹了該行開放銀行的建設進展。年報顯示,該行持續推進開放銀行建設:豐富“中銀企業云直聯”嵌出服務,相繼推出“云代賬”“云財務”“云薪資”“云直匯”“云e貸”“云監管”六大場景金融服務方案,服務產業數字化轉型。打造“中銀企業e管家”—企業“人、財、事”數字化服務云平臺,支持中小企業“上云賦智”,構建企業代發薪、財務費控等重點場景一體化“非金融+金融”服務。持續升級企業司庫系統功能,打造跨境資金、債務融資和智能風控三大特色服務,助力不同類型集團企業財資數字化轉型和業財一體化提升。優化個人養老金開戶、繳存和資產管理等手機銀行功能體驗,提升金融服務可及性。
持續關注科技創新發展和落地應用
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受到了銀行業的高度關注。
近日,交通銀行副行長錢斌在2024年業績發布會上表示,早在2021年,交通銀行就提出打造人工智能作為交通銀行新名片的發展目標。“近年來,我們主要圍繞降成本、控風險、創價值、優體驗四個方面來推動人工智能的應用。考慮到當前人工智能在應用上存在的不確定性,我們的基本策略是,先對內、后對外,先局部、后整體。”錢斌說,“交通銀行將積極把握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熱點,深化核心業務領域的應用,進一步釋放人工智能發展紅利。”
郵儲銀行副行長兼首席信息官牛新莊在該行業績發布會上同樣回應了數字化轉型進展。牛新莊表示,身處數字化變革時代,郵儲銀行緊扣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部署,將數字金融納入中長期戰略核心,加快構建“大數據+大算力+大模型”核心競爭力。“通過人工智能、大模型、數字員工等硬核科技的加持,郵儲銀行正向‘數字生態銀行’轉型。”牛新莊說。
近年來,郵儲銀行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投入逐年增長。“經過這幾年的發展,我們的隊伍起來了,自主可控能力提升了,信心得到了極大增強。”牛新莊說,同時,郵儲銀行積極構筑算力的新優勢,推動千卡算力集群建設,為智能服務提供了超強算力支撐。
(來源:金融時報)